郝向峰:用創新讓寧夏枸杞華麗轉身
2017-12-19 查看:3215
從“土特產”變為“滋補品”,從“地攤貨”演變為“品牌專賣店”,創業14年來,“百瑞源”這個牌子讓寧夏枸杞一次次華麗轉身。 “要讓枸杞得到更多游客的認可,需要我們創新經營模式,用全新的方式把枸杞推薦給更多消費者。”寧夏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向峰說。如今,百瑞源已經形成集枸杞研發、種植、加工、營銷、文化“五位一體”全產業鏈模式,驅動企業快速發展,遙遙領先。精準定位“土特產”變身“滋補品” 提到寧夏特產,枸杞首當其沖,學農出身的郝向峰更加明白枸杞里面的價值。2003年,在高校工作的他下海經商,創辦百瑞源公司。 “剛開始創業時,沒有經驗,沒有品牌,沒有渠道,只能跟著別人跑,導致年年虧損,企業很快陷入困境。”郝向峰說。 不過,這也跟當時的產業發展不無關系。那時整個產業比較散落,寧夏枸杞一無品質,二無品牌,三無包裝設計,整個處在“三無”的狀態,從而導致寧夏枸杞產業多年來停滯不前。 郝向峰找到問題的癥結后,率先將百瑞源品牌定位為“枸杞養生專家”,使“土特產”華麗轉變為“滋補品”,用工匠精神提升產品品質,把時尚養生文化元素融入產品包裝。大膽的產品創新,大大提升了寧夏枸杞的品質和品牌形象,被業界稱為掀起了寧夏枸杞行業的一次革命,帶動了整個行業的提質增效和升級換代。 同時,郝向峰經過深思,決定改變枸杞傳統的“大袋散裝”的售賣方式,走精品化、科技化、品牌化之路。百瑞源率先在枸杞行業推出獨立真空小包裝,接著免洗枸杞、頭茬枸杞相繼上市。企業自此在市場站穩了腳跟。搭上旅游快車枸杞走出寧夏 產品不斷創新,在市場立足。而百瑞源的另一舉措,則將企業帶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用郝向峰的話說,“枸杞是寧夏的一張名片,如何讓寧夏枸杞走出寧夏,走向世界,實施旅游帶動戰略,無疑是借船出海的一條捷徑。” 2007年,一座集枸杞歷史、枸杞文化為一身的展示館在德勝園區落成。這座由舊車間打造而成寧夏枸杞展示館,讓游客變成顧客,一度人滿為患。2011年百瑞源又建成了中國枸杞館,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中國枸杞館向全國乃至全球展示了寧夏枸杞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養生文化,每年接待游客逾30萬人次,成為寧夏枸杞對外交流的一張靚麗文化名片,“搭上旅游發展快車道,成為百瑞源品牌和市場發展新的轉折點。”郝向峰說。 此外,郝向峰大膽創新,于2008年在枸杞行業率先推出百瑞源枸杞養生館連鎖經營模式,這一模式使寧夏枸杞由過去的“地攤貨”演變為“品牌專賣店”,大大提升了寧夏枸杞的品牌形象,目前專賣店遍及全國二十多個大中城市150多家。經過幾年的市場驗證,這一模式不但解決了百瑞源的渠道問題,同時也為寧夏枸杞行業探索了一條全新的商業模式。“枸杞養生館真正讓寧夏枸杞的品牌深入到了全國各地,讓更多外地的消費者知道了寧夏枸杞。”郝向峰說。創新驅動提高產品附加值 想要占領更多市場份額,需要推出全新的產品,而這少不了科技創新的驅動。目前,百瑞源研發中心建立了由院士領銜,約30位教授、博導、博士、碩士等組成的強大專家陣容,形成了以寧夏枸杞新品種培育、枸杞加工工藝技術研究、枸杞功效物質基礎研究、新產品研發為主的國內枸杞行業頂尖技術研發團隊。2016年,百瑞源被自治區政府授予“枸杞品種選育及功效研究院士工作站”。 “今后企業將在科技創新驅動下,進一步提高寧夏枸杞的標準和質量,提高枸杞的附加值,提升枸杞深加工產品的轉化率,帶領寧夏枸杞步入發展的快車道。”郝向峰說。(記者 周志翔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