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沙維雅瓦拉迪格大區代表團來公司考察
2010-09-28 查看:2350
9月27日,摩洛哥沙維雅瓦拉迪格大區代表團在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安純人等領導的陪同下來公司考察。公司總經理姚衛鶴先生向摩洛哥考察團代表和自治區領導匯報了公司目前發展狀況和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考察團代表和自治區領導對我公司近年取得的驕人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隨后在姚經理的陪同下參觀了整個廠區。
新聞鏈接:《寧夏日報》2010.09.27第9版
很多領域 我們都能共贏——訪摩洛哥沙維雅·瓦拉迪格大區主席馬阿提·本·卡杜爾
記者 李東梅
2000多年前,絲綢之路的繁華見證了中阿兩個古老文明之間的友好往來;今天,在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寧夏銀川,中阿經貿論壇的舉辦再次引起世人的關注。
9月27日下午,在首屆中阿經貿論壇舉辦期間,本報記者專訪了來自北非的摩洛哥沙維雅·瓦拉迪格大區主席馬阿提·本·卡杜爾先生。
“寧夏的一切令人印象深刻。”
記者:我們了解到,您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寧夏,您對寧夏的印象如何?您看到的寧夏與想象中的是否有所不同?
馬阿提·本·卡杜爾:寧夏很漂亮,這里地美、人美,到處都是綠色,環境非常好,確實與我想象的有一些不同。在我來中國之前,一直感覺中國人口眾多,可能在某些規章制度上不是那么健全,但是來到寧夏之后,看到這里一切井然有序,老百姓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這一切都令人難忘。
記者:來到寧夏后,您的行程安排非常緊湊,在您滿滿的“日程表”里,哪部分內容給您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從中您收獲了什么?
馬阿提·本·卡杜爾:幾天來,我們走訪了當地部分企業,看到了貴地在新能源、農業和食品加工方面的領先技術。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寧夏銀星能源風電設備制造公司,在這家企業我們看到了寧夏在發展新能源方面的嘗試,也學到了很多好的經驗。現在世界各國都在提倡保護環境,清潔空氣,在發展中盡量使用清潔能源,我們對寧夏的技術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加大雙方的合作力度,引進寧夏企業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更好地利用太陽能和風能。
大家知道,摩洛哥資源豐富,發展風能、太陽能有很好的基礎,我們應該加強兩地的聯系,在清潔能源利用上開展合作,相信這個領域會有不錯的市場前景,促進雙方互利互贏。
“在兩國建立對方的語言學校,促進兩個地區的學生互相交流。”
記者:自治區主席王正偉與您會談期間,您多次提到要加強兩地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對此您有哪些考慮?馬阿提·本·卡杜爾:教育是可持續發展之本。語言是地區與地區之間交流的工具,如果兩地在語言交流和溝通上都有障礙,合作和發展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建議雙方在文化教育上繼續深化合作,在摩洛哥建立一所漢語言學院,在中國當地建一所阿拉伯語學院,促進兩個地區的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記者:早在2006年,寧夏就與摩洛哥沙維雅·瓦拉迪格大區牽手成為“友好城市”,您對兩地之間加強聯系有哪些建議?您認為中阿經貿論壇的舉辦對深化兩地友誼有何積極作用?
馬阿提·本·卡杜爾:今年8月,中國代表團曾對摩洛哥沙維雅·瓦拉迪格大區進行了友好訪問。僅僅時隔一個多月,我又來到中國,親身感受貴國的發展成就,是緣分讓我們牽手在一起。
阿拉伯國家與中國的經濟互補性很強,雙方在醫學、教育、建筑、科技等各個領域都有很好的合作前景。現在在摩洛哥有很多中國的醫生,對加強兩地互動產生了很多積極意義。摩洛哥正在籌劃建造一個占地50公頃的農業研發中心,還有一個較大規模的蔬菜、水果、棉花批發市場,我希望能夠同中方加強合作,簽訂合作協議。希望通過這次中阿論壇,形成聯系的紐帶,雙方在各個方面加強合作,互相交流。
“銀川是一個穆斯林人口較多的城市,我們對這個城市非常有感情。”
記者:很多寧夏人對摩洛哥的沙維雅·瓦拉迪格大區還不是很了解,如果您有機會再來寧夏,讓您帶一件最能代表當地特色的禮物,您會帶什么?寧夏有很多特產,您這次回去會把什么帶給家人?
馬阿提·本·卡杜爾:和寧夏一樣,沙維雅·瓦拉迪格也是一個很美的地方,那里有漂亮的清真寺,漂亮的農村,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做客。我們那里盛產小麥,如果下次到來,我會帶一些當地產的小麥。
9月27日下午,我們參觀了寧夏的泰豐集團,看到了寧夏的特產枸杞,而且品嘗了很多枸杞制品,我會將枸杞帶給家人,并告訴他們枸杞的功效和用途。
這次中阿經貿論壇非常成功,準備工作有條不紊,接待熱情周到,對寧夏為中阿友誼所做的工作我們表示感謝。寧夏是一個回族自治區,銀川是一個穆斯林聚居的城市,我們對這個城市非常有感情,祝愿寧夏人民生活幸福、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