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寧夏,陽光熾烈,賀蘭山下的枸杞園里,紅果掛滿枝頭。7月14日,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中國甘肅網組織的第十四屆“重走中國西北角”寧夏線師生采訪團來到賀蘭縣,看到這片古老而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孕育著生機勃勃的果實。
莊園主郝曉琴,作為百瑞源枸杞的領軍人物,不僅是一位卓越的企業家,更是一位深諳枸杞文化、勇于創新的文化傳承者。她以獨到的眼光和堅定的決心,為枸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傳統枸杞文化要以現代方式演繹新生
郝曉琴和愛人郝向峰本是陜北人,上大學時來到寧夏學農,漸漸對寧夏枸杞產生了不一樣的感情。2003年,兩人正式進入枸杞行業,如今已堅守了20多年。現在的百瑞源已經成為了枸杞行業的領軍品牌,但他們從未停下過腳步。從2019年到2023年,郝曉琴帶領團隊深入挖掘枸杞文化的精髓,打造出殷紅子熟枸杞莊園。它作為賀蘭山下的一顆文旅明珠,承載著枸杞文化的深厚底蘊,也在建筑風格上實現了傳統與現代、文化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殷紅子熟枸杞莊園正大門 李宛蓉 攝
郝曉琴認為,傳統的枸杞標簽大家可能并不喜歡,需要找到新的方式來展現枸杞文化的獨特魅力。“我覺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一定是喜歡藝術生活的,所以我們在設計這個莊園的時候,希望整體風格要現代化,要有藝術感。”郝曉琴的創新設計理念,深刻體現在她對于現代生活趨勢的敏銳洞察與傳統文化精髓的巧妙融合之中。莊園秉承著“敬天愛人,回歸自然”的設計理念,正大門呈“合”字狀,寓意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在這里,枸杞不僅是一種果實,更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的象征。園內那棵有著260年樹齡的古老野生枸杞樹,見證了枸杞在寧夏的悠久歷史,也成為了枸杞精神的活化石。郝曉琴將這棵枸杞樹移植到了莊園中,讓它成為了莊園的靈魂,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枸杞人堅守初心、勇于創新。
“年輕人是枸杞文化的未來”
“我要讓年輕人喜歡上枸杞。”郝曉琴深知,枸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年輕人的參與,只有讓年輕人了解并喜愛枸杞文化,才能確保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得以延續。如今50多歲的郝曉琴仍然有許多創新想法,她在莊園的建設和運營中,始終將年輕人作為重要的目標群體,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吸引他們參與到枸杞文化的傳承中來。
為了增強大家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園內設置了許多與枸杞文化相關的體驗活動。郝曉琴還與教育機構合作,開展枸杞文化相關的教育課程和培訓項目。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操作等多種方式,讓年輕人深入了解枸杞的價值和文化內涵。
年輕力量的接力,也為枸杞文化傳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郝曉琴的女兒郝麗娜在國外留學7年,這段經歷不僅讓她擁有了國際化的視野和先進的理念,更讓她深刻理解到文化傳承與現代創新融合的重要性。回國后,她毅然投身家鄉的枸杞產業,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將枸杞文化的魅力展現給更多人,成功推出許多符合年輕人口味和審美標準的枸杞產品,其中一款名為“早紅晚黑”的爆款產品就是年輕力量在枸杞文化傳承中的生動體現。
“早紅晚黑”這一創意概念巧妙融合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枸杞文化的深邃內涵。紅色枸杞原漿象征著早晨的活力與陽氣,而黑色枸杞原漿則寓意夜晚的寧靜與滋養。這樣的產品設計不僅滿足了年輕人對于健康養生的追求,更以時尚、便捷的方式讓枸杞這一傳統滋補佳品重新煥發了青春活力。在她的努力下,枸杞不再是老一輩人的專屬補品,而是成為了年輕人追求健康生活的時尚選擇。

百瑞源品牌的枸杞良種 李宛蓉 攝
“要讓中國人吃上中國好枸杞”
在枸杞產業的國際化進程中,許多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然而,郝曉琴卻始終沒有出口的打算。她認為,枸杞更適合中國人的體質,且枸杞作為中國的瑰寶,也應該首先滿足于國內消費者。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升國內枸杞產業的品質和競爭力,讓更多中國人享受到優質的枸杞產品,同時也要增強公眾對枸杞的認知,提升枸杞的文化附加值。
優良的枸杞品質是枸杞文化傳承發展的前提,單一環節的把控自然難以支撐整個產業的繁榮。因此,百瑞源構建了“五位一體”的綜合發展模式,即打造集科技研發、基地種植、生產加工、市場營銷、文化旅游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這不僅為當地農民提供了枸杞種植、采摘等臨時就業崗位,帶動他們增收致富,還從源頭嚴格控制枸杞的品質,真正把“讓中國人吃上中國好枸杞”作為自己的堅守與承諾。
殷紅子熟枸杞莊園不僅是種植基地,更是全產業鏈的終端環節,是一個集枸杞文化展示、體驗于一體的新型文旅場所。莊園依托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底蘊,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參觀,讓游客在品嘗優質枸杞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枸杞文化,感受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在提升枸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為枸杞文化的傳承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平臺。
七月的枸杞紅果,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郝曉琴心中那片熱土的見證。殷紅子熟枸杞莊園是寧夏枸杞文化創新的縮影,這里的每一粒枸杞,都映照著寧夏人民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見證著這片土地中枸杞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作者陳姝冰、馬可、李宛蓉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指導老師王強、張維民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
- 2024-08-01【重走西北角】蘭大新聞學子走進神秘原子城憶往昔看今朝
- 2024-08-01“紅色光影·敦煌行”: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穿越千年,共繪“一帶一路”璀璨明珠新篇章
- 2024-07-31甘肅省人民醫院虎維東榮獲“全國模范退役軍人”稱號
- 2024-07-31【重走西北角】寧夏石炭井:資源枯竭型城市走出綠色轉型新路子






